高雄縣六龜鄉的農民,災後組了一個有機農業產銷班,產銷班成員有二十人,從三十幾歲到六十幾歲,年紀都不小了,居然又回到教室上課,在王坤煌班長的 帶領下,從有機農作到農產加工,他們不斷學習、研發、交換經驗、切磋技藝,他們一向是各自耕作的小農,有各自的經驗,對未來也有各自的想像,以有機農作而 言,有人想種蓮霧,有人想種芒果、苦瓜、水蜜桃……等等。
宋建華先生只有三分地,他的農地緊臨荖濃溪畔,八八災後河岸掏空,差點波及他的農地,如今,往河床遠眺,他的農地就在斷崖邊。宋大哥的三分地都種蓮 霧,也搞嫁接,嚐試著想研發出新的蓮霧品種,樂此不疲。他也想嚐試有機耕作,但宋大哥說,根據有機農業的生產經驗,平均一分地就得花上三、四十萬,而且得 經過三至五年的土地復育才通得過驗證,對他而言成本太高,成本高就是風險高,他難以負荷。
對於許多像宋大哥這樣的小農而言,有機農業的確是一條遙不可及的路,未來能否成功,沒人能夠保證。阿坤班長也明白這些農友的心情,他不斷找人來上 課、不斷在絕境中尋求生路,後來,在旗美社區大學的協助下,他們開辦了新課程,進行農產加工的學習和實作。對產銷班的農友而言,有機路迢迢,農產加工則不 失為過渡時期的一條出路。
觀賞HD高畫質:http://vimeo.com/11490485
台灣的一般農家,對所謂的「農產加工」,其實一點都不陌生。常見的菜脯、鹹蛋、高麗菜乾、辣椒醋、甚至肉粽、年糕,本來就是傳統農家嫻熟的農產加工 技藝,只是,以前一向做來自己享用或分送親友,鮮少拿來交易,對於口感或外表未必未必那麼重視,如今要把它們做成商品,這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作為商品用的農產加工品,得注重食品安全衛生、得重視消費者的口感習慣、得留意包裝與行銷,一旦上綱到這些細節事務,農友們簡直一個頭兩個大。
但,既然事關生存,他們只能硬著頭皮進行到底,只見他們上課時不斷抄筆記,偶爾私下交談溝通心得,他們無非想從專家或老師那兒學得較為科學的經驗,讓嚐試錯誤的歷程縮得越短越好。
產銷班的農友們,有人想做酵素,有人想做梅醋、梅酒、檸檬酒……等等,因著不同的想像,就有不同的歧見,他們如何克服這些歧見才能讓產銷班繼續走下去呢?
經過耗時且反覆的磨合、討論,他們們暫時找到一個共識,他們打算成立一個共同的銷售平台,而不是成立一個共同品牌──每個農友可以生產各自的加工 品,藉由建立生產履歷來各創小品牌,各自擁有不同的產品風味、並為各自的產品負責,阿坤班長則負責為產銷班建立共同的銷售平台,為農友們設計標籤與包裝, 把農友們的產品銷售出去。
四月底,大我文創的攝製組回到六龜拍攝時,農友們已有各自不同的實作心得──阿甘姨的水果醋,微甜中帶著水果香,水果香這三個字簡直是阿甘姨的驕 傲,讓她笑得差點合不攏嘴。宋建華大哥的梅醋梅酒已經「秘密」研發兩年多,今年又從台東買進百餘公斤的青梅重新試一次,我們直誇好喝,他直問:真的嗎真的 嗎?嘴角卻掩不住半月形笑意。
尹立中、張碧雲夫婦的秘密武器就更多了:梅酒、檸檬酒、橄欖酒……我們每品嚐一樣,他們總是急問:好不好喝好不好喝?至於悠遊山城的羅新蘭大姐正忙著做鳳梨酵素,她帶著商場員工對著一顆顆鳳梨洗洗刷刷,不忘對我們解說:連皮一起做才好,所以一定要洗乾淨……
這群熱情的農友總會塞個幾瓶或幾包他們的產品給我們,叫我們帶回台北讓其他的夥伴嚐嚐,最後,攝製組終於說出自己的心得總結:我們這不叫拍片,而叫打家劫舍。農友們聽了,總是哈哈大笑。
琳瑯滿目的各種農產加工產品,我們嚐來總是份外清香,只因我們知道,這每一樣,不僅是這群大哥大姐們的求生之藝,還是他們一生的血汗與生命。台灣現有的政經體制無法償還給農民的公道,六龜農友們正用自己的雙手點點滴滴的掙回來。
產銷班農友們研製中的各種農產加工品,似乎都有個類似的時程──約莫都要半年後才能小試身手、賣賣看。於是,我們動了個小小的念,如果條件許可的話,半年後,約莫是秋天的十月吧,大我文創或許可以和產銷班合辦個小小的試賣會,六龜一場、台北一場。
朋友們,你可願意和六龜的農友們來個十月之約?
(作者為大我文創執行長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