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5%AD%E9%BE%9C%E8%A1%8C%E9%8A%B7%E7%BC%BA%E8%AC%80%E7%95%A5-%E7%AD%89%E5%BE%85%E6%9C%89%E5%BF%83%E4%BA%BA-170145108.html

 

六龜行銷缺謀略 等待有心人

 

 〔記者江文兟旗山報導〕縣市合併後,大高雄涵蓋三十八區的豐富城市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規劃「展高雄」系列展覽之三,深入探索大高雄甲仙區的各種面貌。民眾迴響指出,甲仙區資源豐富固然值得一展,但同在南橫線上的六龜區景觀資源不亞於甲仙,要如何將六龜區的景觀、人文內涵、產業與觀光旅遊展出,值得探究。

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「展高雄」系列三,要帶領觀眾進入「二○二一秘境」,深入探索大高雄甲仙區的各種面貌,二○二一是台二十線南橫公路與台二十一線在甲仙交會,歷史上的甲仙,曾經是南鄒族豐饒的獵場、大武壟人美麗的家鄉、日本人煉製樟腦的基地、並發生多次頗具規模的抗日行動;現在的甲仙是南橫公路的起點,也是早期高雄市與台東縣交通動線上非常重要的休息及運補中繼站,更是附近山地農產品的集散中心。

 甲仙歷經二○○九年的八八風災,變的是地景,然而不變的是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、熱情樂觀的甲仙精神。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尋訪二○二一秘境,認識甲仙的各種風貌:從歷史、自然環境、族群文化、物產到當地的人群。除了展覽之外,高史博更配合展覽推出「甲仙文化體驗之旅」,由達人帶路,宣傳台詞說-甲仙,一個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你非去不可的秘境樂園,當然不只有芋頭。

 但是許多民眾迴響指出,同屬南橫線上也具有平埔文化與煉製樟腦油腦、伐林的歷史產業,也一樣有抗日英雄事蹟等等元素,但六龜區給外人的印象逐漸被後繼的溫泉旅遊取代,外界似乎不了解日據時代開發山區留下許多故事,及早期發展過程中歷經日本開發、煉腦、伐林等階段的多層遷徙歷史故事,在旅遊、產業的發展上絕不在甲仙之下,但行銷六龜仍沒有完整的一套謀略,只有依靠觀光旅遊在「單兵攻擊」。

 據了解,在兩地產業文化的相似度雷同,卻有不一樣的表現,最主要是人的問題,甲仙區出現一位詩人游泳福,竭力推動地方文化,更有甲仙愛鄉協會的鼎力協助推展,在一群熱心於社區工作的年輕人的投入,創造出不一樣的甲仙與豐富的文化諸元。

 同樣在八八水災中受創,也同樣有重建社團誕生,六龜區一直缺乏有心人要為地方付出,也未見有宏觀視野的規劃人才,甚至八八水災後的重建社團也只守在小格局中你搶我奪,在文化深度與產業行銷上,六龜只能瞠乎其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山城花語美好生活 的頭像
    山城花語美好生活

    山城花語美好生活促進會

    山城花語美好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